第338章 主峰的防御体系-《大弹道》


    第(2/3)页

    二三两处要塞所处位置分别处于海拔高度七十米及一百二十米处,如果沿着山路从第二处要塞抵达第三处要塞要走上小四百米。

    最后一处要塞主体则是碉堡中的王者,当然还是碉堡。

    位置位于李崇团部的大门之前,彼此海拔高度相差五十米,从这里到达团部的斜坡距离有三百多米。

    这座碉王一半基于山石而建,一半用水泥石子浇灌了一米多厚,李崇计算过,百十斤的炸药对这座碉堡而言只能抹上点黑灰,五百斤的炸药也只能震点黑灰,估计得有千儿八百斤的炸药营造出的巨大震响才能活活震死。

    为此李崇让士兵在碉王之内常备了几大桶水和厚布,遭遇炸药爆炸是用厚布沾水挂上,用来吸收爆炸声破。

    如今每个要塞分配了毒气手雷,同时每个要塞主体都有机枪压阵,三四两处要塞则各有一挺重机枪压阵。同时为了防止遭到进攻之时只重正面敌人忽略背后的情况,官兵们还在要塞碉堡正面以外的旁边方向安置了打猎的陷阱和饵雷,起到示警的作用。

    四座要塞各自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各自面朝一方山下,经过这龙蟠虎踞的四座要塞所形成的曲线上山路之后,便可抵达了拦截在主峰半腰的一百八十多米处团部之前。

    李崇经过四处要塞最后抵达团部的这条路线也是团部官兵日常的上山路,为了破坏其他的上山路线,官兵们在树林之间用火药石锤开凿出了道道几米的长长凹陷,布置了陷阱地雷以及火油,将其余的上山路变得寸步难行。

    这里便是全团的指挥中枢,青山绿水之间,有两块厚重巨大的山石立于两侧,掩映在树木之间。

    两侧巨大山石中间被官兵们用水泥砂石堆砌修建起了一道厚三米高七米的石门,石门只留有供一人进出的小门,石门之上用沙袋垒砌,团部警卫排的两个班二十个人分作四个轮次,一个轮次五个人,每天三班倒的轮流站岗。

    石门外面同时修建起了两座小型碉堡,碉堡里留有射击孔,现在重机枪排剩下的两挺重机枪就在团部两旁的碉堡内压阵。

    李崇归位团部之后,特务排长乔子宁亲率特务排全体驻守第四处要塞,誓要守住抵达团部前的最后一道防线。

    要想继续往梅岭主峰继续攀登,最轻便的便是经过这团部往上走,李崇在团部的每日清晨到主峰山尖上晨练便是从这里出发往上。卡在山腰之间的团部,整体面朝东南两侧,从团部继续往山顶攀登,西北两侧上山路陡峭难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