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陈家老爷-《大弹道》


    第(2/3)页

    “还能庆贺大寿,哼,  看来这位陈会长在日本人的统治下过的挺滋润嘛。”

    老陈村处于黄洲镇管辖范围内,  北潦河上下两支孕育了这片肥沃的土壤,是产粮区的构成村落之一,所以这里整片地区都是鬼子势力仅次于县城布防的。而这老陈村的陈会长在鬼子环伺之下还能庆祝大寿,看来跟鬼子之间的关系处的不错嘛。

    适者生存,永远不缺乏能适应的人,哪怕是做一只舔狗。

    李崇想起了千公里之外的老家人,他很清楚爷爷的脾性,一个古板却很坚守原则的老秀才,要他献媚鬼子实乃不可能。家乡一旦被日军侵占,老家人会作何选择,李崇不知道该如何去想。

    “团长,你看要不要在那个时候请戏班子进山?”站在旁边的乔子宁叫了一声站在窗前走神的李崇。

    李崇开口问道,“这个陈会长做人怎么样?”

    跟了李崇这么长时间,乔子宁也是摸清了李崇的一些脾性。如果说这个陈会长出任会长一职没有帮着日本人做什么坏事的话,那么还不会找他麻烦,做鬼子的维持会长也可以看作情有可原,不会被当作汉奸顺手处理了。

    但如果说是自愿做了鬼子的维持会长欺压乡里,现在还大张旗鼓的庆祝大寿,那免不得要拿个二十响来给这个陈会长拜寿了。

    “陈家人存粮远近有名,六百亩的上好良田,整个陈家村人是他家的佃农,不过陈家村每年养不活的小孩可不在少数,这位陈老爷在做这个会长之前,就已经娶五房姨太,都是交不起租子把女儿抵给陈家这位老爷的。”

    “这个算生活作风问题,不关咱们管,说说他有帮日本人犯下什么恶事没?”

    李崇说起来也是地主出身,对于这种地主娶几房姨太的问题,放之全国都是普遍现象,并不值国军这个主力团来出手,这点事情真要追究起来,也只是剥削乡里,搁在抗日战争没打响之前,也只归地方政府去管。

    剥削这种不平等现象太多了,李崇带兵是抗日,而不是当父母官。

    乔子宁接着补充道,“这位陈老爷的五十大寿还要再纳一个妾,说是喜上加喜,所以才请戏班子唱戏三天,还要摆流水席。他家大儿子现在是安义县城保安团的副团长,小儿子是黄洲镇的保安队长,每个月都主动向黄洲镇的鬼子输送一千斤谷子。”

    听了乔子宁这话,李崇皱着眉边走边盘算着说道,“按照一斤粮食能出七两米来说,1000斤谷子就能出700斤大米,一个鬼子口粮一斤。而一个据点按15个人头来算,一天吃15斤米,一个月就是450斤,这陈家人每个月就养活了一个半的碉堡。一户地主就养活了一个多碉堡的鬼子汉奸,难怪鬼子碉堡越建越多!”

    说到这里,李崇转身看着乔子宁,一锤定音的说道,“这陈家人算是铁杆汉奸了,两天后咱们也去给这位陈老爷家拜寿!老陈村的两公里外就是黄洲镇,给三营发报,就说老子蹲在山沟沟里嘴里淡出个鸟来了,二天后准备去老陈村吃席,让他们三营在黄洲镇附近弄点动静。”

    弄出动静就是声东击西,到时候不让黄洲镇的鬼子及时支援陈家村。到时候陈家村要是枪一声,就算是有人跑到黄洲镇通风报信,可那也有两公里路,一来一回定要上不少时间,再有三营在黄洲镇外放两枪,黑灯瞎火的鬼子也不敢轻易出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