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逢年过节日,万家灯火时-《大弹道》
第(1/3)页
第184章 逢年过节日,万家灯火时
人家投我以木桃,李崇觉得自己应该报之以琼瑶。
于是李崇又弄的一块石碑,牌头是“问符庙剿匪记”,详细记录了剿匪始末,当然尽挑一些团锦簇的词语去叙述,还让村里的老学究润色了一下, 在刻到石碑上,然后又大张旗鼓中让那些土匪抬到问符庙前。
好事也会出门,一营的这一波动作在十里八乡的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一营剿了当地的土匪,当地乡绅送上锦旗一事。
当然,大伙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但不少人是佩服李崇的这一波动作, 不愧是高材生,实在漂亮,这套吃相有理有据,借着剿匪的名义师出有名,还能光明正大的捞钱捞粮。
别的不谈,就谈一营拿了当地的钱粮,当地这些乡绅没有意见,居然还送上了锦旗。
如今双方相处还融洽异常,简直成为我辈楷模了!
这套手段完全值得自己借鉴嘛。
哪像自己以前,伸手问当地乡绅要钱要粮都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冲突。
过了两天,李崇骑着快马借着去团部述职的名义向徐团长奉上了一百大洋。第二次来到团部,李崇明显感觉到别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不再带着那种看愣头小子的意味在里面。
走的时候,团长亲自送李崇走出团部大门。
日子越来越向月底过,快要进入1939年了。
军队里元旦福利陆续下放,敲开肉罐头,相互碰撞在一起,庆祝自己挺过了这遍体鳞伤的1938年。
为此委员长在《中央日报》上还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
结果在第二天,也就这一年就快要过去的倒数第二天, 前国党大佬汪兆铭扯掉了重庆中枢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发表“艳电”公开叛国投日。
这一下子天下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外面的反应如何激烈李崇不知道,但是军队倒是挺安稳。
这不得不归功于委员长在先总理时代就凭借在军校的资历就一直牢牢的把握着军队大权,而相比之下老汪在军队里就没太大的影响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