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全营的装备-《大弹道》


    第(2/3)页

    四门迫击炮,其中三门川造迫击炮,这算是当初川内军阀自己造的私产,得益于当年四川军阀头子刘湘建兵工厂,一门八二式迫击炮,这是淞沪换装后的遗产;

    至于大炮则是一门也没有,李崇在团部倒是看到有一门,就放在团部大院里,现在想起来不过门面意义大于实际。75毫米的口径,还是前朝光绪年间留下,论年龄那都是爷爷辈了。

    生活物资上,每个士兵过冬有六斤的被,鞋一双,七天能吃上一顿肉,每天两到三顿,一天当中有大体力训练的,比如练习拼刺刀,就会吃三顿。

    整体上不错。

    能有如此家底李崇已经很满足了,来之前自己收集不到前线作战部队的资料,但可也是听说了川军素有“草鞋军”的绰号。当年出川部队穿着粗布单衣、脚踩草鞋、背负斗笠、手持前朝留下来的“老毛瑟”的照片刊登出来可是震惊中外不少人的眼球的。

    能有这样的家底应该归结于前后二次的换装。一次是七七事变后川军二次整编出川,这些军阀头头不在藏私,先前私藏起来的武器都通通拿了出来打日本,一三三师作为杨森的嫡系部队,全员首先换了一波装备。

    不过这波装备在淞沪战场上耗掉了不少,如今全营也就剩下了三门川造迫击炮和一些窳劣枪这些遗产。委员长见一三三师作战异常骁勇,特下令优先换装,如此才有了现在的底子。

    “接下里我们就通力合作,上下齐心打鬼子,我李崇在这里,拜托大家了!”

    李崇收起笔记本,来到陈家河的第一个夜晚,李崇坐在油灯前,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至少做到人手一枪,一天吃三顿!

    目前暂无大仗可打,日本人打下武汉之后,可调用的兵力用尽,此刻久久没有动静,看样子是要准备过年。

    所以自己应该有个稳定的发展期。

    究竟怎么办到呢,李崇躺在床上思索着,直到渐渐进入梦中。

    接下来的几天,李崇下到各个连队,查看操练和生活物资,和基层士兵谈心,不时还下到驻地乡民的家中。

    五天下来,这些已经熬成老油条一般的连排班长对李崇愈发看重,不在因为年龄而轻视。而是嘴上有理,手上有功夫,令人不得不服。

    然,学无止境。军校教了如何谋篇布局,带兵打仗,但对于李崇而言,此刻还是要从带好一个营开始

    这天李崇做了两个决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