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会师铜梁(1)-《大弹道》


    第(2/3)页

    不止是河北保定的左玉良,114寝室内的这十人中,已有五人的老家成为了沦陷区。包括出生辽宁的2号床于振中、来自房山的5号床郝志秀,上海的方振兴,再加上江苏的李崇和李萌清,他们从家乡出来,考入了黄埔就没有回去过。

    家乡父老时刻处于日军的枪口之下,生死已经不知。所以当听到李萌清和李崇的父母就在不远之前的时候,其他几人的内心是很羡慕的。

    都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能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还能和家人凑在一张桌上吃饭,无疑是一众奢侈。

    带着不一样的心思,伴随着隐约可闻的陪都荣华,闻着空气中隐隐淡淡的辣椒味,黄埔师生们睡了这一月多以来最感慨万千的一次觉。

    不用担心安保问题,不会被冷风吹醒,直接一觉到天亮。

    翌日醒来,黄埔师生们继续往铜梁分校赶去。六十多公里没有熬夜一次性走完,而是在剩下十公里的时候停下了。

    因为按照上峰的命令,明天委员长、教育长和一些校务委员都会抵达铜梁的虎峰镇,那个时候第一总队的师生抵达才应景嘛。

    早上雾气霭霭,陪都无愧雾都之名,直到中午时才拨开白雾见世间,黄埔师生们也例外的晚起了一些,休息足了才能精神饱满的迎接领导检阅嘛。

    “立定!所有人整顿仪容,准备进镇!”离虎峰镇不过三公里之余的时候,走在前面的领队刘詠尧抬手示意部队停止前进。

    每个人上下整理好着装,队伍里头戴钢盔,脖子上挂着全自动美式冲锋枪的学员们走在队伍的前面,这是缴获鬼子的荣誉象征。

    整顿完毕后,所有人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步履整齐,声音踢踏。

    先期抵达的第二总队在虎峰镇城门外排开偌大的整齐阵势迎接此刻抵达的第一总队。

    城门下,一座检阅台平地而起。上面铺着红绸、挂着青天白日旗,以及旗帜两侧挂着委员长和国父的头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