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黄昏时分,马蹄声脆-《大弹道》
第(2/3)页
集市上,两匹青稞马拴在木桩上。
李崇指着其中一匹年轻的马问道,“老倌,这马怎么卖?”
“大洋要十五块,要是法币的话”熟悉的乡音,老倌儿伸出一只手,“五十法币。”
“嚯,老倌挺黑呀。”按理,国民政府规定一个大洋兑两元法币,当然了在实际购买中,二元法币并没有一块的大洋购买力坚挺。但是这老倌几乎在三十法币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不过李崇急于回家,反正这钱也是进了家乡人的口袋,也不在乎这一点钱。
又在铁匠铺买了一副马鞍,了十元法币,紧紧的把皮包栓在马鞍上后,李崇踩着马镫,一跃而上,看了看表,下午两点,离家不过四十里的路程,三小时出头也就差不多了,说不定能赶上家中的晚饭。
“驾!”心中充满期待,一挥马鞭,顺着蜿蜒的泥土路,马上颠簸,但是李崇的心里却越来越激动兴奋.
夜色慢慢暗淡下来,两边鸟鸣声声。
在这平原之上纵横驰骋,马蹄声脆,听着很是让人心情愉悦。
“哞~”河谷里传来牧牛深沉的叫声。
路越来越熟悉了,到了扎垛镇上的时候,李崇甚至感觉自己闭着眼睛都能指挥者青稞马往下走。
河水环绕的土地上,除了种植的稻谷,便是密密麻麻的芦苇青纱帐以及大垂柳树,长长的柳枝条借着晚风之力向大地拜舞。田里的稻谷、河边淤泥里长的芋头以及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晚风之中扑面的吹来。
芋头在李庄是只要有水的边上,都会种上。芋头生命力强,只要有水,它甚至可以在其他植物都难以扎根生存的满是芦苇根的青纱帐中争抢到空间。无论粮食的收成是如何的起伏不定,每至秋天,芋头都能结出三四斤重的硕大球茎。而它结实耐饿的果实也极耐储存,它的存在就成了李庄重要的辅助粮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