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木匠陈富将苦衷道来:“如果不让我们参加操练,三天就能打出七八张桌子。” 朱任侠立即同意:“咱们长安镇近日将会作出改革,你们这些有一技之长的匠人以后可以不用再操练、巡逻,只要做好本职工作一样能够领到各种物资。” “多谢镇长。” 三个木匠欢天喜地的干活去了。 第五名贴出告示,面向全镇招募能读书识字的文化人,成为“镇委”职员后,不仅可以从事轻松的工作,每个月还能领到一两银子的月俸。 一个时辰之后,四个泥塑匠把火速制作完成的牌匾挂在了“议事厅”左右两侧的院子之上。 左侧挂着“长安镇镇委”,右侧挂着“长安镇壮委”。 第五名站在属于自己的衙门大堂,手摇折扇,春风得意。 “哈哈……从今日起,我第五名就是这长安镇镇委的主事了。” 招聘告示贴出后,陆续有四人来到“镇委大院”面试。 首先来的是一个姓邓的中年人,以前做过私塾先生,但属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水平。 “今年多大岁数?” “不惑有一。” “直接说四十一就行吧,居然还跟本师爷卖弄文采。” 第五名手中折扇一晃,露出扇面上的“半诸葛”四个大字,“以后在本师爷面前,记得要谦虚。” “是、是、是。” 中年人连忙赔罪,“并非小人故意卖弄,习惯使然。” “哪里人士?” “黄泥镇,邓家村。” “来长安镇多久了?家里有几口人?” “来此二十天了,家里除了妻之外,尚有子两人、女两人。” 第五名对于他的条件还算满意,只要有家室子女,就会踏踏实实的做事,不会像单身汉那样不安分。 “写下你的名字。” 朱长安指了指桌子上的白纸,吩咐一声。 中年人笔走龙蛇,转眼间在白纸上写了自己的名字——邓怀文。 “这纸真好,又白又细,写出来的字也好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