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哈哈……马兄何必如此看重这小小的里长?我看你干脆别当了,咱们合伙做生意。” 赵魁笑着拍了拍马老歪的肩膀,“照光上次运回去的煤和米赚了四百两银子,咱们每个月多跑几趟,一年下来赚他上万两不成问题。” 马老歪有些眼红,目光扫向刘照光:“那批货竟然赚了四百两?” 刘照光点头笑道:“我也没想到江家村的煤和米如此畅销,简直是供不应求。最后煤炭涨到了一百斤两钱五,精米涨到每一百斤四钱,最后获利超过了四成。” “我考虑下。” 马老歪嘴上答应,心中却暗自琢磨,“既然有这么大的利润,我为啥不自己进货到锦屏县城里面或者黎平城内卖?” 朱任侠早就接到了曹完的禀报,当下带着第五名、刘公辅一起出门迎接。 双方热情的寒暄,刘照光介绍了一下赵魁,商队便开始进门装货。 “刘某这趟带来了三百辆骡车,一百辆装煤、一百辆装米、一百辆装酒。”刘照光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好说。” 朱任侠一口答应下来,“但我们镇上的酒坛怕是不够用。” 刘照光指了指绵延数里的马车:“我知道你这里没有酒坛,便自己带来了一万多个。” 当下,刘照光和赵魁带着车队前往仓库装货,村民们依旧像上次一样帮忙,很快就把一辆辆骡车装得满满当当。 在第五名的指挥下,空车从南门进北门出,井然有序,高效迅速。 不过一个时辰,便已经装了五十多车。 朱任侠回到自己院子,仰天请求:“启禀天尊,贵阳的商贾又来进货了,他们声称要一万坛白酒。弟子到仓库数了数,只有五百多坛,还请天尊降酒,满足刘照光的请求。” “这有何难?” 刚在卫生间洗完澡的朱任侠立即从酒柜中拿出两瓶白酒。 一瓶中档茅子、一瓶汾酒。 考虑着箱子里的小人灌装太费劲,朱长安找了两个空易拉罐,直接把白酒倒进里面,然后用银针扎了个小孔。 “我把酒桶放到城门一侧,你让商队的伙计来接酒。” 朱长安把易拉罐放到南城门的一侧,等车队到达跟前之后,拔掉银针,里面的白酒顿时喷了出来。 对于箱子里的小人来说,高达二十公分的易拉罐相当于一个40米的高大建筑,如同现代人仰视一座十层高楼一般。 对于这些最多只见过三层木楼的老百姓来说,其震撼可想而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