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多余是的事情和多余的话,在此时此地一旦出口,反而有扰乱庭审的嫌疑。 心中思忖了片刻,南祝仁只能针对被告律师刚刚的陈述,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尝试着反驳:“对方律师刚刚质疑受害人三个月后才来接受心理咨询干预,但创伤后的应激反应是具有时间滞后性的。” 南祝仁的声音沉而稳:“个体在受到创伤之后会有多个阶段的自我防护反应,这是个体企图将负面情绪消化的正常阶段,受害者初期可能会处于震惊、麻木或试图压抑情绪的状态。” “而在个体的自我调解失败之后,进而才会出现创伤后的异常应激状态——这个中间的时间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这是回答了被告律师的第一个质疑。 随后是第二个:“而在受害人受到被告以诈骗形式进行的精神摧残之前,受害人并没有任何在咨询对话稿中出现过的症状。” 然而,就是在听到这句话之后,被告律师的眼睛猛然亮起。 像是终于看到猎物进入陷阱,露出了毒牙。 “你方刚刚在阐述受害人南志昊心理创伤的问题的时候,着重说了……‘应激异常’。”被告律师看了一眼手里的资料,“并且最终导致了【社交恐怖症】对吧?” 南祝仁眯了眯眼睛,点头:“是。” 被告律师似乎只要这个答案,接下来就扭头看向审判长:“在公诉人方提交的证据中,有我方被告和受害人之间的聊天记录,这些证据说明我方确实伪装成人武部、原单位文书等相关负责退伍军人事务的工作人员,用以筛选退伍军人的信息。” 公诉人的表情渐渐变了。虽然不知道被告律师接下来要说什么,但是这个开头就很不妙了。 俨然是企图用原告提供的证据反过来攻击原告的架势。 果然,下一秒被告律师露出了成竹在胸的表情:“在我方被告和受害人南志昊战友的聊天记录中,南志昊的战友多次有针对南志昊社交方面问题的表述。” 他翻阅手中的材料,似乎早有准备,所有的原文都已经整理到了一张纸上。 “例如——‘我和南志昊没什么联系,当初关系就一般,他和所有人关系好像都一般’。” “‘可能是因为他学历比较高吧,平时和我们都玩不到一起去。’” “‘他做事情是挺积极的,但是私下里都是一个人待着。’” “‘大家一起玩的时候,他要么在看书说是准备考试,要么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被告律师一一读着,的声音很大,充分地覆盖了整个庭审现场。 原告席上坐着的退伍兵们面面相觑,万万想不到自己之前大意之下发的小牢骚此刻居然成了对方攻击自己的武器。 “这些对话材料,都能够充分说明受害人南志昊,本身性格就是‘不合群’的类型,甚至于是‘社交障碍’的类型!”被告律师大声道。 南祝仁皱起眉头:“喜欢独处、内向、在特定环境中社交较少,是正常的性格偏好或适应方式,远远没有达到【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核心特征是对社交情境的显著、持续的恐惧或焦虑,并伴有回避行为,且导致功能损害或显著痛苦。更不用说【社交恐怖症】……” 被告律师乘胜追击:“如果他表现出来的只是表象呢?现在心理问题这么普遍,很多人不就是只有在确诊之后才知道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吗?至少我方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受害人存在社交方面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