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位于行业顶端的行为主义学派心理学家,更是能够不用来访者说话,光分析行为就能够大致地判断出来访者的状态。 只是没想到,南老师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咨询师就这么有经验了? 络腮胡和秃顶杨的反应却和年轻咨询师们不同,一抹不以为意的笑出现在他们的嘴角。 资深的心理学家靠外在表现判断来访者状态,是经验;而冒失的年轻人靠来访者行为做出判断,就是在赌博! 络腮胡这么想着,漂亮的下巴又往斜上方扬了3度,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原本还以为这个新来的有什么专业的判断方法,原来纯靠赌吗? 秃顶杨则开始不忿。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被打压,就是因为南祝仁接下了第一个案例,本以为对方有什么独门秘籍,现在看来是纯靠运气?怎么让他服气? 至于他们为什么这么确信南祝仁是靠“赌”,很简单——因为他们也只能赌,而且多数情况下赌不对。 其他既不资深、也不年轻的不上不下的咨询师们,则开始集中精神。他们更好奇南祝仁之后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构建出良好的咨询关系,以让来访者决定买下昂贵的咨询套餐。 南祝仁没有看他们,他的回忆开始被那次咨询充斥。 “为了搞清楚来访者的那些情绪是什么,我采用了投射测验的方法进行验证。我在来访者的面前呈现不同图案的卡牌,最后发现她对于‘学校’、‘妈妈’、‘我’所呈现出来的情绪和‘蜘蛛’一类的昆虫一致,都是【害怕】,或者说【恐惧】。” “我随后对恐惧情绪的程度进行了验证,发现来访者恐惧的是我身为‘男性’的身份特质,同时,她对于学校的恐惧由此延伸而来,这是一种【泛化】。至于对于母亲的恐惧则与上述的两者没有直接关联,我没有放在第一序列来考虑。” “当我点出这些之后,我直接和来访者进行了【对峙】,表达了我和来访者的立场一致,顺利构建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判断依据是,我能够清楚感觉到来访者自从咨询开始之后一直都有的【紧张】情绪也获得了缓解……” 咚! 一声异响打断了南祝仁的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