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也是基于评审委员会的要求,然后又结合咱们自身的情况…… 主要是收购报价、投融资方案、机械厂旧厂改造方案、未来生产经营方案这几个板块。 收购报价、投融资方案我在弄。 旧厂改造、未来生产经营方案,主要是杨老师在弄。 目前已经有一份相对完整的了,许晨你要不要先给把把关?” 话音落地,一旁的杨从新看向许晨,却露出一丝明显的好奇来。 这几日做方案的过程中,方骏提及了多次许晨,想要让他“给意见”、“把把关”之类的。 但杨从新实在是想不出,一个刚高考完的高中生,能够给出什么样的意见…… 而方骏对于许晨的信任,自然是来自跟他一起出差参加比稿的过程。 当时面对外资广告公司、国内上市公司,许晨也是在丝毫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几乎单凭一个人拿下了比稿。 而在比稿的过程中,也几乎没有什么运气成分,许晨所展现出的专业能力、对竞争的预判能力、比稿策略等等,都让方骏有大开眼界之感。 也正是沪城之行,让方骏对许家的公司建立了充足的信心,也才最终愿意加入…… 机械厂的收购,自然比沪城的比稿要复杂很多,项目本身也不是同一个量级。 而今天的“意向沟通会”,方骏也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和挑战。 但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等许晨出现,或许会有拨云见日之感。 其实方骏对于许晨的这股莫名信心和信任,连她自己都有些不能理解。 …… 许晨拿起桌上散落着的几份打印出的文件,随手翻了翻。 方骏赶紧说道: “这里的不全,我去重新打印一份。” 许晨却摇了摇头,开口道: “先不用了,这个方案本身,可能也未必真那么重要。 至少……没咱们想的那么重要。” 许知泉笑了笑: “那什么最重要?” 话音落地,几人都看了过来。 尤其是那位杨主任,脸上挂着好奇,想看看这个高中生能发表什么“高论”。 许晨:“决策者最重要啊……” 这其实,是一句废话和空话。 杨从新琢磨了下,但旋即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失落。 方骏却仍一脸认真,开口道: “怎么说?” 许晨想了想,开口道: “基于现在的情况看,决策者是倾向于丰荣商业和长盛化工的对吧?” 许知泉点了点头: “无论从今天沟通会的情况看,还是我后来打听到的情况…… 现在评审委员会,基本上是倾向于这两家。 我们东晨和西兮文旅,基本上是陪跑的。” 许晨点了点头: “所以我觉得,我们得分两步。 第一步,让决策者,先放弃这两家。 第二步,才是让决策者选择咱们。” 杨从新:“放弃?!” 许晨:“是啊,就是放弃,不得不放弃那种。” 杨从新扶了扶黑框眼镜: “这怎么可能?”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