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4节 靖王赵元份出使大辽,签订檀渊之盟-《自是白衣卿相》


    第(1/3)页

    飄雪,五里城里面都被大雪所覆盖。

    大庆殿内

    寇准上前了一步:“老臣有事,启奏”。

    “准奏”。

    “这场仗,我大宋岁侥幸赢了,但是以长久之计,还是需要大宋与辽国结盟为宜”。

    赵恒看了寇准一眼,在场其他大臣都没有开口,此刻,毕士安站了出来。

    “老臣以为,寇宰相所言极是,想要长治久安,就必须要安抚百姓,为百姓做些实事,大宋与辽国结盟,这就好比是,给百姓来带了一道屏障,古有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昭君出塞等等,诸如此类别”。

    赵恒的脸上变得有些严肃;“你的意思是要朕送公主去和亲,可惜啊,朕的公主一个已经早亡,一个已经出家在昆仑虚修道,已经无人可以和亲了”。

    “臣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

    “是议和,但不是和亲,大宋与辽国可以达成协议,签订盟约,双方便不能再开战

    “那盟约的内容如何”?

    寇准继续道:“臣以为第一宋辽为兄弟之国,那耶律隆绪年幼,应称官家为兄,后世需如此,第二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国应当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赵恒笑了笑道:“如此甚好”。

    寇准继续道:“第三大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第四宋辽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大殿之上,大臣们听到第三条都已经在争论不休了。

    丁谓抚摸着自己的胡子说道:““陛下,大宋每年向辽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个买卖很划算了,若不如此,那大宋死伤的可能不止现在这个数字了,为了保证将来长久的和平,必当如此”

    赵恒想了想感觉好像有点道理,又问道:“那你们谁去谈和呢”?
    第(1/3)页